震惊全国十大冤假错案详细

投稿会员:吴月红 2024-01-04 08:00:42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震惊全国十大冤假错案详细

浮尸案

浮尸案讲的是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帮吴王灭了楚国后,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墓,“出其尸,鞭之三百。”正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但吴国的辉煌,仅是昙花一现。阖庐的儿子夫差当政后,重用奸臣伯否,疏远伍子胥。其时越王勾践正在卧薪尝胆,一心灭吴,吴国亡在旦夕。伍子胥敏锐地感觉到即将发生的亡国之祸,数次进谏,“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

夫差不听,偏信奸臣伯否的谗言,竟然赐刀令伍子胥自刭。刚烈的伍子胥,刎颈之前,对其舍人说,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悬在吴东门之上,我要看一看越寇是如何经此门灭吴的。夫差得知此话大怒,令人用马革裹伍子胥之尸,浮尸江上。卧薪尝胆的勾践果然灭了吴国。夫差临死时“掩其面”说:“吾无面以见子胥也”。

兔死狗烹案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弱小的越国要想打败强大的吴国,没有这种非凡的、艰苦卓绝的精神是不行的。但仅有这样的精神还不够,还需要大智慧。非凡的精神更兼非凡的智慧,句践与范蠡、文种,君臣戮力同心,成就了大事业。勿以成败论英雄,历史上成功的不知几多。范蠡的非凡之处不仅在于它的成功,它的更高人之处在于他成功之后所说的一段话。

越国灭了吴国,范蠡随即离开了越国,并给文种写了一封信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执迷不悟的文种不肯离开越国。越王赐文种一剑,说:“你教我灭吴七种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你那里还有四种,把他带到先王那里去吧。”文种只好自杀。

车裂案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次“变法革新”,最成功的要数“商鞅变法”。商鞅悬赏五金,募一人将一根木头从国都南门搬到北门,“民怪之,莫敢徙”。于是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有人做到了,立刻兑付了赏金。从而树立了“言必信,行必果”的威信。新法很难执行,因为大家都反对。碰到太子犯了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商鞅变法之前,“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雍州位于陕西西部,所处环境,十分偏僻、闭塞。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诸侯卑秦”。变法之后,秦一跃成为西部之强国,诸侯惧之,称为“虎狼之国”。到后来,秦始皇扫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若论统一大业,商鞅变法应是第一功,因为他为秦国以后的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后来的结局十分悲惨,秦孝公死后,他四处逃亡,走投无路,终被秦惠王捉住,受了车裂之刑。

嫉妒案

有一种力量,可以独立于权钱之外,那就是“势”。有关“势”的研究和学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韩非子那里。韩非子说,“故善任势者国安,不知因其势者国危。”韩非子将“势”与法、术并列为王者经世治国必谙之道。在其《难势》等篇章中对“任势”之理作了精辟的阐述。近人有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也曾论及韩非子之“势”。

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文化最为辉煌壮观的一个时期。韩非子是其中一朵奇葩。细读韩非子,你会为他气势之磅礴,视野之开阔,立论之缜密,引喻之精博而叹服。秦始皇读了韩非子之书,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也!”韩非子到了秦国,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子,向秦王进了谗言,将韩非子害死狱中。

无兵造反案

汉代韩信之死,最令人同情。楚汉相争,刘邦与项羽对阵,常吃败仗,多亏有韩信在。汉军出陈仓,就是“用韩信之计”。以后井陉之战,充分显示了韩信的谋略和军事指挥天才。收赵定齐,韩信立了大功。杀死龙且,斩断项羽臂膀。刘邦几次大败,末了从韩信那里收精兵,方能再战。刚刚葬了项羽,刘邦就“驰入齐王壁,夺其军。”突如其来,夺了韩信的兵权。好一个“共天下”,原是如此。

蒯通劝韩信自立为王,又引了“兔死狗烹”,文种被害的故事告诫韩信,但韩信深信刘邦,执迷不悟。结果韩信没有逃脱“兔死狗烹”的结局。说韩信谋反,不但奇怪,也不合逻辑。作齐王时,实力强大,蒯通一劝再劝,坚决不反;当了楚王,仍有一定实力,也不反;只待一个兵都没有的时候才反。这只是一个阴谋而已罢!

忧愤悲歌案

北宋朝廷著名的抗战派领袖李纲,死时年仅五十七岁,有人说是活活气死的。一生坎坷,就像绑在井绳上的水桶,一忽儿上,一忽儿下,上上下下何其多也。三个皇帝,徽宗、钦宗、高宗,一个比一个昏庸。每个皇帝身边都有一大堆汉奸、投降派,令他一生屡遭贬谪。宣和元年,上书力陈国事,“朝廷恶其言”,被贬到南剑州沙县当一个监税小官。

金兵过黄河,局势危机,李纲运筹帷幄,准备大举反击。宰相李邦彦乘机中伤李纲,钦宗罢了李纲的官。消息传开,京城军民“不期而集者数十万,呼声动地”,为李纲请命。钦宗无奈,命李纲复为尚书右丞,重负守城之责。不久,以“专主战议,丧师费时”之罪,贬为亳州明道宫提举。高宗即位。任李纲为宰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纲锐意革新,改革弊政,充实国库,整顿军备,准备北伐。其坚决抗战的主张,遭到黄潜善、王伯彦等投降派的反对,被视为眼中钉。在相位仅七十五天即被免职,放逐鄂州。

莫须有案

岳飞这个名字,在国人心目中是爱国者的别名,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忠义却使后人在评判他的精忠报国时,只能遗憾地一声叹息!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么班师、要么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

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诬告他“谋反”,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莫须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高宗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寺内,时年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谋逆案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上皇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和黄囗制造不轨言论。皇帝改年号为天顺,丁亥,把于谦在闹市处死并弃尸街头,抄了他的家,家人都被充军边疆。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的罪应该灭族,于谦所推荐的各文武大臣都应该处死。刑部坚持原判这才停止了。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国公布。一时要讨好皇帝争取宠幸的人,全都以于谦作为一个话柄。

反间计

袁崇焕这个名字,因为金镛的缘故,广为人知。袁崇焕像磐石,横亘在金兵入关的路上,坚不可摧。金兵几次撞击,如以卵击石,头破血流。明天启六年,雄才大略的努尔哈赤领十万精兵围攻宁远。经略高第、总兵杨麒拥兵不救。一座孤城,很少的兵力,由袁从焕率领,英勇抗敌。这是战争史上一个经典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结果金兵被击退,努尔哈赤负重伤,并于是年死在沈阳。

汉奸范文程,深谋远虑,为皇太极献计,绕过袁崇焕,取道蒙古,以趋直隶之背。皇太极亲率大军,一路畅通,包围北京。袁崇焕率兵入援。皇太极不敢与之正面交锋,用范文程反间之计,四两拨千斤,大获全胜。金兵在被俘的杨太监面前“悄悄耳语”,说今日撤兵,与袁崇焕有密约,里应外合,成就大事。杨太监“佯卧”,“窃闻”其言,回去报告给崇祯。崇祯深信不疑,下袁崇焕於锦衣卫狱。

百日维新案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

震惊全国十大冤假错案详细

东厂、西厂、锦衣卫指挥使,哪个更厉害?

锦衣卫是最早出现的,头牌老大,其次是东厂,最后才是西厂。

虽然我国现代电影质量参差不齐,但有一些电影还是可以反映历史时间的。

最出名的当属《龙门飞甲》这部电影,就可以反映东厂和西厂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

第一、锦衣卫

锦衣卫的出现很早,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牵制百官,让自己实现大权独揽,所以大量启用锦衣卫。

“拱卫司”就是锦衣卫的前身,同样也是明太祖的手笔。

后来“拱卫司”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可以掌管“仪鸾司”,还全权负责皇帝的仪仗和侍卫,并改称为“亲军都尉府”。

锦衣卫则正式出现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几乎是由“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合并而来。

PS:当时“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还存在,只不过里边的人才都被抽调到了“锦衣卫”。

从本质上讲,锦衣卫就是皇帝的内事近卫,负责守卫皇帝的安全,但因为“皇家”实在范围太大了,所以锦衣卫的势力范围也逐渐增大,并最终发扬光大。

锦衣卫的后续

当明太祖权力欲望膨胀之后,锦衣卫的本质也就发生了改变:

由一个只对皇权负责的“侍卫机构”,变成了监察天下的“军事部门”。

锦衣卫的首领是“锦衣卫指挥使”,他们都是由皇帝最信任的亲信担任,并且不对百官负责,只对皇帝一个人负责,因为他们的权力来自于皇帝。

这个时候的锦衣卫不仅是“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的军事机构,更是有着下级部门(镇抚司)的独立机构。

早期的锦衣卫在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保卫皇室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万历时期的朝鲜战争中,锦衣卫也发挥了很特别的功效,特别是在搜集情报上。

但就是这么重要的锦衣卫的发展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朱元璋在位二十年(公元1387年),因为太子朱标宅心仁厚,而锦衣卫行事又过于血腥,所以明太祖听取朱标的意见,废除了锦衣卫,并将锦衣卫的刑具等全部烧毁。

但明成祖朱棣时期,由于他本身是“篡夺”皇位,所以为了进一步控制朝臣,朱棣不仅恢复了锦衣卫的身份与地位,还将他们进一步发扬光大。

这时的北镇抚司除了“审理案件”之外,其余的所有权力都由锦衣卫接手。

锦衣卫作为三个机构中成立最早的机构,同时也是存续时间最长的机构。

1661年,南明爆发咒水之难,永历帝时期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和掌卫事任子信因此被杀,存在两百九十余年的锦衣卫制度就这么“逃离”了历史的舞台。

而且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清军入关之后也曾短暂恢复过锦衣卫制度,但由于他们并不能掌握大明锦衣卫制度的精髓,所以清朝锦衣卫只存在了短短十个月的时间。

PS:虽然由于《绣春刀》的热播让大家都知道了飞鱼服的存在,但其实锦衣卫在不同时期、不同官职,一共有三种服饰,它们分别是:飞鱼服、莽服、斗牛服。

第二、东厂

东厂这个名称其实不怎么严谨,它的全称是“东缉事厂”。

东厂最早设立于明成祖朱棣在位的第十八年(公元1420年)。

相对于锦衣卫来说,东厂的首领都是由皇帝最信任的太监担任的,因此也成了继锦衣卫之后,皇帝最信任的机构。

东缉事厂权力范围更大,几乎相当于:特务机构、秘密警察管理机关以及特别监察大队的总和。

不仅如此,作为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国家特务情报机构,东缉事厂的“手”最远的时候甚至能够延伸到朝鲜半岛。

而且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虽然锦衣卫和东缉事厂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机构,但东缉事厂的权力是在锦衣卫之上的。

PS:因为相比于普通人,没有办法“制造后代”的太监才是皇帝更愿意相信的存在。

而且不仅如此,明太祖之所以能够“谋逆”上位,太监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朱棣投桃报李,给了太监很高的地位与权力。

东厂掌印太监(也被尊称为“厂公”、“督主”等)一般是东厂的首领,他在宦官中的地位排第二名,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

据《明史·明成祖实录》记载,明初时期,东厂只负责“抓人”和“缉事”,根本没有审问犯人的权力。

审问“犯罪嫌疑人”的是锦衣卫的下属机构“北镇抚司”,但到了明末,由于历代皇帝对太监的信任,太监的权力逐渐失控,并出现了自己掌控的监狱。

明代后期,宦官权势滔天,不仅可以派人旁听锦衣卫审问罪人,更可以在朝廷的各个机构都设立监督人员,全面监视官僚的行动。

与宦官权势滔天的情况相对应,朝廷百官的情况就有些苦不堪言了。

第三、西厂

关于“西厂”,它的轨迹几乎可以用这么几个字来形容“出道即巅峰,却又昙花一现”。

西厂的存在在大明历史上非常曲折,但每一次出现都会搅动天下局势,让天下出现一场血雨腥风。

明宪宗成化年间,西厂短暂出现了五个月,但在这五个月里,西厂的权势超过了东厂。

或许由于西厂太监行事过于“夸张”,所以明宪宗不得不把西厂撤销,但只隔了仅仅一个月,西厂就再度开始了“昙花一现”。

明武宗继位之后,出现了一个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刘瑾。

他的出现让宦官势力有了再度复苏的苗头,也让西厂有了光复的希望。

可惜刘瑾并没有“快活”多久,他倒台之后,西厂再次被明武宗撤销。

综上所述,这三者其实都是专属于皇帝的部下,他们的出现也是因为皇权独尊的产物。

锦衣卫主外,西厂和东厂主内,双方本来没有什么区别,也互不相属。

但由于东厂和西厂更接近皇帝,“天子脚下多近臣”,所以他们的地位也就相应高一点。

说白了,就是给皇帝几分面子。